施胤全 醫師 (Yin-chuan, Shih): 三角纖維軟骨 WFU
顯示具有 三角纖維軟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三角纖維軟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手腕疼痛一直沒有好? 不可忽視的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三角纖維軟骨(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的受傷是手腕疼痛常見的原因,常見的受傷機轉包括跌倒手腕撐地、運動傷害(握球拍或棍棒的運動最常見)或是因反覆使用手腕造成的退化。三角纖維軟骨一旦受傷,會造成手腕痠痛無力,翻轉手腕(擰毛巾、轉門把)時疼痛或發出聲響,嚴重者甚至影響手腕的穩定性以及活動度。

三角纖維軟骨是什麼?
位於手腕尺側(小指側)的一群韌帶及纖維軟骨組成的結構,負責手腕的穩定性。雖然結構複雜,但可粗略分成深層及淺層的結構,淺側附著於尺骨最凸的地方;深層附著於尺骨中央窩。兩者中又以深層的受傷最為重要,目前的研究指出深層的受傷對於手腕的穩定性有較大的影響,且此處血流供應較少,保守治療不易癒合。

三角纖維軟骨受傷如何診斷?
一旦手腕疼痛有前述的症狀,建議及早就醫,醫師根據臨床症狀及理學檢查可高度懷疑三角纖維軟骨的損傷,兩個最常見的檢查包括三角纖維軟骨擠壓測試(TFCC compression test)和尺側中央窩徵象(ulna fovea sign)。
影像方面,初步可藉由X光排除骨頭結構的異常,而超音波和核磁共振則用來評估受傷的位置及結構,有助於治療的方向。手腕關節鏡探查則是最終的診斷手段,可在關節鏡下直接測試三角纖維軟骨的品質及受傷程度,為診斷的黃金標準。

三角纖維軟骨受傷如何治療?

保守治療
大多數的三角纖維軟骨受傷治療的第一步都是四到六周的保守性治療,包括適度的休息,合適的輔具固定以及避免造成三角纖維軟骨壓力的動作。若症狀有所改善,可搭配適當的復健運動,在不造成疼痛的情況下強化手腕周邊的肌力。

增生療法
此外,患者也可以嘗試增生療法,進行高濃度葡萄糖水或是自體血小板血漿(PRP)的注射,對於患者的症狀及功能可以有明顯的改善。

手術治療
一旦接受保守治療後症狀仍持續未改善,或者伴隨手腕關節不穩定,則需手術的介入。手術的方式可使用微創的關節鏡手術,藉由兩個3mm的傷口,有效地評估三角纖維軟骨的受傷情況,做適當的清創及修補。
根據受傷的位置及醫師的習慣,可以採用由內到外(inside-out)或外到內(outside-in)、經骨(trans-osseous) 或不經骨的縫合技巧,搭配手腕專用的鉚釘做深層的縫合固定。
若伴隨手腕關節嚴重的不穩定,需進一步進行三角纖維軟骨的重建以及評估尺骨的長度做適當的截骨縮短手術。

隨著醫療的進步以及手術器械的進展,許多過去無法處理的病灶現在都能有良好且全面的治療計畫,患者若有手腕相關的疼痛,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可及早就醫獲得適當的處置。

本文同步刊登於自由健康網